【律师说法】民间借贷中的“转条”、“利滚利”是否受法律保护?
发布:2018/3/19 来源:律师说法  作者:  浏览量:2430 

  【简要案情】

  杨某于2016年1月1日向包某出借100万元人民币,约定借期1年,年利率为24%。期满后,包某表示暂时无力偿还,借贷双方重新签订借款凭证,将利息24万元计入本金,本金合计124万,借期1年,年利率24%;期限届满后需偿还的本息共计153.76万元。包某由于先前无力偿还表示歉意,并认为先前的借款凭证已失去法律效力,便将其丢弃。

  2018年1月1日,包某表示实在无力偿还。次日,杨某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包某偿还本息共计153.76万元。包某以2017年1月1日签订的借款凭证为“转条”,不应当支付153.76万元作为抗辩理由。

  【律师说法】

  民间借贷中,转条是指借款期满后借款人不能归还借款,将前期利息计入本金,重新出具借款凭证,再次计算利息。利滚利也即复利,是指出借人将借款人到期应付而未付的利息计入本金再计算利息。

  本案中,第一次借款期限届满时,双方重新签订的借款凭证应当定性为“转条”。根据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八条两款之规定:(1)如果前期利率没有超过年利率24%,可以计入后期借款本金;(2)借款期届满后应当支付的本息之和,不能超过最初借款本金与以最初借款本金为基数,以年利率24%计算的整个借款期间的利息之和。

  根据相关规定,“利滚利”、“转条”的本息之和保护限额为:不超过最初借款本金与以最初借款本金为基数,以年利率24%计算的整个借款期间的利息之和。结合本案,应偿还的本息之和不得超过:100+100×24%×2=148万元。但是,借款人主张借款凭证是将前期利息计入借款本金后重新出具的,其应承担举证责任。

  本案中,由于包某已将2016年1月1日签订的借款凭证丢弃,无法履行举证责任,因此包某的抗辩理由将可能得不到法院的支持。

  【关于《律师说法》】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助力推进法治河源,为“生态河源、现代河源”建设作贡献,广东兴源律师事务所与河源日报社合办法治宣传栏目《律师说法》,该栏目通过以案释法的形式对关系民生、社会热点等事件进行法律分析,为广大群众解疑释惑,引导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维护权益用法,打造全民守法的良好氛围。旨在说出百姓公平正义心里话,努力说出法治中国安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