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力化解 挽救亲情
发布:2013/4/8 来源:源城区司法局政工科  作者:源南司法所  浏览量:3555 



        2013年的3月,和煦的阳光照耀着槎城—美丽的河源,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余味中,然而此时在源南镇辖区的河紫路社区居委会却出现了一曲不和谐的音符,刚刚过完春节假期不久的河紫路居委会的调解主任廖杨兴和驻片居委会干部江美兰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
        原来在河紫路居委会金源新村居住的刘氏兄妹因住房问题引发了一宗纠纷,兄妹双双投诉到居委会要求协调处理。刘氏兄妹在金源新村有一栋两层半的房屋,早在十几年前,刘妹利用自己打工攒下来的钱建起了这栋房屋,将父母和手有残疾的哥哥从老家接到了河源市区,十几年来一家人相亲相爱,其乐融融。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妹和刘哥相继成家。成家后,兄妹仍然居住在一起。然而近年来因为家庭变故,刘妹的生活越来越拮据,四处欠下债务,迫于无奈,在今年年后不久,刘妹提出让哥哥一家带着父母回老家去住,要将房子卖掉还债。这下可苦煞了哥哥,哥哥本来手有残疾,靠着每月的低保和开残疾人摩托拉活勉强生活,家中不仅有年迈的父母,还有双目失明的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如果回到老家生活更加会苦不堪言。哥哥说什么也不愿意搬回老家,但妹妹执意要卖房子,兄妹双方争执了起来,哥哥一气之下还打了妹妹一掌。无奈之下,只能求助居委会。
        调解主任廖杨兴和居委会干部江美兰了解情况后,首先对妹妹进行了教育。虽然妹妹生活困难,但不管怎样总比残疾的哥哥先天条件要好。无论是谁都有赡养父母的责任,扶助残疾的哥哥也是道德的要求。妹妹要将哥哥、父母逐出家门卖房的举动是非常欠妥的。在工作人员的教育下,妹妹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给父母及哥哥带来的伤害。随后,工作人员提出了解决方案:由于刘氏共有6兄妹,现另外还有4个已经出嫁的姐妹,工作人员提出是否可以让其他姐妹各人出资,攒出一定的资金给妹妹还债,房子以后就由哥哥和父母居住。但外嫁的姐妹个个都生活困难,没办法拿出钱。最终,工作人员提出,帮助哥哥一家申请城市廉租房,在有指标的情况下,优先安排哥哥一家。但在没有安排廉租房之前,哥哥及父母继续居住在金源新村。兄妹两人在工作人员的解释疏导下接受了该调解方案并签下了协议书。兄妹一笑泯恩怨,一再表示不再为此事伤害了亲情。

        虽然是一桩桩小小的事,但调解员的点点付出挽救了一份亲情,挽救了一个家庭。正是有他们的付出,河紫路居委会多年以来基本上所有的纠纷都化解在基层,没有一宗上交,没有一宗越级上访,很好的维护了辖区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