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初步构建“大调解”格局
发布:2013/6/3 来源:河源网  作者:  浏览量:2980 

 本报讯(记者 刘烨华 通讯员 肖佳)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市人民调解现场会获悉,目前,我市已初步构建了“大调解”工作格局,发挥各类调解组织作用,筑牢了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东源县于201111月在全市率先建立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20121月正式启动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并于同年9月与当地公安交警部门交接,设立调解工作室。同时,聘请一批懂法律、有威望、会调解的退休干部和在职人员担任调解员,进驻调解室,确保调解工作有序开展。从20129月开始正常运转以来,东源县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受理交通事故案件24宗,调解成功24宗,涉案金额达764.83万元,为当事人节约诉讼成本20多万元。
   
据介绍,近年来,我市人民调解组织蓬勃发展,除了镇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之外,像东源县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这样的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日益增多。目前,我市已在全市6个县区设立道路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并在全市7个工业园区、18500人以上规模企业建立了调解组织。除此之外,还成功引进省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把人民调解工作延伸到工厂、企业、学校和医疗机构,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
    
据统计,2012年,全市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6743宗,调解成功6648宗,调解成功率达98.5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6个百分点。另外,全市各类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成立至今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7宗,调解成功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