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四个坚持” 服务中心惠泽民生
发布:2013/8/6 来源:河源网  作者:  浏览量:3766 

(日报记者 李成东 特约记者 李远来 何小流 通讯员 冯敏)东源县自2011年启动六五普法规划以来,以该县五五普法期间被中央宣传部和国家司法部评为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为鞭策和动力,围绕六五普法规划的总体要求,以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为宗旨,与时俱进,创新思路,紧扣中心工作,以活动为载体,以法治县创建为主线,突出重点,虚功实做,深入广泛地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县迅速掀起了六五普法工作热潮,普法工作有声有色,富有成效。
    
通过开展六五普法活动,东源党委依法执政能力明显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大大增强,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增强,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水平有效提升,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更加健全,公民法律素质显著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步伐加快,全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平安法治东源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东源六五普法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双促进双赢目标:201110月全省预防职务犯罪涉农工作现场会在仙塘镇召开,在全省推广预防职务犯罪涉农工作仙塘模式;以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困、暖民心、集民智、促民富为主旨的民情恳谈会被列为全市第一批社会管理创新项目,获评全省组织系统2012年度特色工作;今年3月,该县被全国普法办公室评为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2010年度—2012年度),成为第二批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今年上半年,东源的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旅游总收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税收收入等7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县(区)第一位。
    
今年722日,市普法检查组通过采取实地查看、翻阅资料、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方式对东源六五普法中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认为该县领导高度重视,保障措施到位(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考核列入干部晋升);宣传制度健全,法制宣传深入广泛、形式多样,对化解群体性事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法治氛围浓厚;无纸化学法考试软件落实到位。

    2012年12月4,东源县关工委、综治办、法治县创建办、普法办联合多个部门在灯塔镇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专题文艺汇演。 (资料图片)

 

主要措施

坚持党政主抓  部门联动
确保目标责任落实到位

    东源高度重视六五普法工作,把六五普法工作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健康发展,建设和谐东源的强基固本工程来抓,成立了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县委书记叶少军、县长何广延参与研究制定《关于在全县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明确六五普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法步骤、组织保障和工作要求。该县各乡镇各部门均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普法工作领导机构。县普法办、司法、公安、法院、检察等政法部门充分发挥工作职能,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党委统筹、人大监督、政府主抓、政协参与、部门联动和主管领导主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工作人员抓落实的普法工作格局。
    
为确保责任目标到位,东源根据全国、省和市六五普法的部署要求,明确职责、工作程序和工作机制。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普法办每年制定工作计划,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终有总结、年度有考核;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负责组织普法工作落实,重大问题由县委常委研究决定,县普法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并搞好调查研究,当好参谋,抓好实施。县委、县政府将六五普法工作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按每人每年0.5元普法经费(年30万元)保障,且逐年给予递增,另遇有重大普法活动则由县财政实行实报实销。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全县六五普法工作经费投入280多万元。此外,该县21个乡镇和县直部门每年都安排了普法宣传工作经费,为普法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了经费保障,保证了普法工作目标、责任与经费三落实,步入了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坚持突出重点  明确主题
重点普法对象不留盲点

    东源明确普法对象,把加强领导干部、村(居)民、青少年学生和企业员工普法教育作为重点,确保重点普法对象不留盲点。
    
东源县制定拟任领导干部的法律资格考试制度、年度学法用法考试考核制度、行政执法、司法人员上岗培训制度、执法责任制等,把学法考试成绩列入六五普法考核内容,县组织人事部门将考试结果列入个人档案,作为干部考核、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考试不合格者在年度考核中不能评为优秀等次。2011年以来,全县举办领导干部法制教育讲座10次,受教育8000多人次;同年1227日,县普法办组织全县8000多名干部职工进行学法考试。今年,县普法办狠抓无纸化学法考试软件设备订购工作,订购近100套软件设备,推动了无纸化学法考试网络建设。该县还建立了村(居)干部学法培训制度,2012年开始先后在涧头、灯塔、船塘、蓝口、黄田等镇的村(居)班子成员开展以依法管理、依法自治为主要内容的法律知识培训,并采取集中培训和以会代训的形式对村两委干部、普法骨干、兼职法制宣传员进行全员培训。同时在全县21个乡镇开展法律进村(居)活动,通过设置法制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大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人民调解法》、《婚姻法》、《继承法》、《劳动合同法》、《法律援助条例》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法制意识。
    
东源把加强青少年学生普法教育作为普法的重中之重和学校常规教学内容来抓,除组织律师、法律工作者、法制副校长为各中小学师生每学期至少上好一堂以上法制课等常规普法外,还积极创新校园普法方式:在全县各中小学校开展禁毒知识和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为内容的学法用法考试,实现双百(即参考率与合格率100%)目标;在东源中学举行青少年法制、心理教育活动进校园暨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挂牌仪式,推行普法教育与心理教育双轨制;组织法制宣讲团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为期45天的巡回宣讲活动,中小学校法制教育实现全覆盖。几年来,全县在校学生犯罪率为零。
   
该县深入持久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在县工业园区内设置流动法律知识宣传栏,派发《法律援助条例》、《法律援助服务指南》等宣传资料2000多份;联合省、市律师协会在东源县华溢陶瓷有限公司开展进村居、进学校、进企业义务法律咨询暨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法律进工厂活动,让普法走进企业,共建和谐劳资关系;县国税、地税、公安、人社等部门每年都坚持到县内大型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法规宣传服务活动,让企业员工在厂门口享受丰盛的法律大餐,增强了企业员工的维权意识。


坚持创新载体  寓教于乐
活动形式多样富有成效

    东源围绕中心工作,努力创新普法宣传教育载体,在依托重大节日和法制宣传月宣传、推进订单式普法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量身定做的专项性普法宣传教育,普法活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富有成效。两年来,该县各乡镇各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3·8”妇女维权周、“3·15”消费者权益日、税法宣传月、“6·5”世界环境日、“6·25”全国土地日、“6·26”禁毒日、“6·29”烟草专卖法颁布纪念日、“9·1”法律援助条例实施纪念日、“12·4”法制宣传日等系列专题法制宣传日(周、月)活动,以及三打两建十八大百日防护、重点项目建设等专项普法宣传活动。特别是在每年的“6·26”国际禁毒日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期间,该县紧扣主题,整合宣传资源,实行部门联动,大张旗鼓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形成强势宣传,增强宣传教育效果。如在今年“6·26”国际禁毒日期间,县普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以履行禁毒义务,参与禁毒斗争为主题,组织举办禁毒知识讲座、禁毒文艺演出、送法进监所、法律知识考试和禁毒知识图片巡回展览等系列活动,让全民深受教育。据统计,两年来,全县共举办法律咨询活动18场次,为各中小学校上法制课(讲座)400多堂次,利用广播电视宣传10场次,举行禁毒图片展览活动20余场次,印发各类法制宣传资料9000多份,出黑板报180多期,出动法制宣传车100多辆次。
    
东源注重创新普法宣传载体,增强普法的针对性与实用性,推动普法宣传向纵深发展。该县对突发群体性事件进行针对性法制宣传,2012年,蓝口镇牛背脊村部分村民与旗滨集团公司、涧头镇新中村部分村民与东源坚基矿业有限公司因用地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县普法办迅速组织法制宣传教育小组进驻牛背脊村和新中村开展针对性普法宣传,使群众自觉回到法律原点维权,成功化解了两起群体性事件。该县在重大项目建设中坚持普法教育先行,县普法办组织律师参与东江源温泉度假村、东环高速、黄田电站、康泉18国际生态旅游城等省、市重点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向群众宣传法律,为政府提供法律服务,确保了重点项目建设征地拆迁风平浪静。此外,该县还策划普法专栏节目,扩大宣传覆盖率。县公安局与县电视台联合开设平安东源栏目,全方位宣传公安队伍公正执法的情况,为构建平安东源营造良好的环境。今年4月开始,县司法局与县广播电视台联合开设东源司法新闻电视专题栏目,栏目按照六五普法规划、法治县创建活动规划和围绕司法行政工作职能进行专题宣传,目前已播出专栏16期,取得了收看率高、覆盖面广的社会效果。

 

坚持服务中心  虚功实做
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

    东源在普法工作中,以服务中心和维护司法公正为宗旨,以开展法治县创建活动为主线,坚持虚功实做,让干部受到教育、群众得到实惠。该县成立了政府法律顾问团,建立法律顾问工作机制,聘任5名专职律师为县政府法律顾问,为政府决策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确保了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该县以构建平安和谐东源为目标,把法治县创建与普法工作有机结合,统筹各方力量,深入持久开展法治县创建活动,法治县创建和普法宣传实现了双促进双丰收
    
东源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做好法律服务工作,让普法工作更惠泽群众。县、镇、村、村民小组均成立了司法调解机构,妇联、工会、团委、残联等设立维权中心,全县共有专兼职调解员1600多名,及时调处了各类矛盾纠纷和维护了弱势群体权益。201111月和20135月,东源县率先在全市县(区)建立第一个道路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交调委)和河源市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东源县工作室,及时帮助群众调处交通事故和医疗事故纠纷。特别是交调委成立运作10个月,受理交通事故案件30宗,调解成功30宗,涉案赔偿金额864.83万元,为当事人节约诉讼成本30多万元,此举得到了省司法厅和河源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人民调解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和全面推广。在全县开展民情恳谈会活动中,县司法局结合司法行政三进工作要求,成立民情恳谈会律师服务团领导小组,陪同县领导参与活动提供法律服务,现场对群众反映的涉法涉诉问题进行以案说法,运用法律知识向群众解难释疑,既为群众提供了及时、到位的法律服务,又为群众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生动活泼的法律知识教育课,成为推动普法宣传进乡村的新载体与新平台。
    
东源以实施六五普法为契机,加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力度,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为构建和谐东源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目前,全县共建立法治县创建活动示范点50个,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150个,其中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6个。该县还把加强干部预防职务犯罪教育作为普法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于2011年在仙塘镇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涉农试点工作,通过实施阳光财务制度、阳光工程等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打造出了预防职务犯罪涉农工作仙塘模式201110月全省预防职务犯罪涉农工作现场会在仙塘镇召开,在全省推广预防职务犯罪涉农工作仙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