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以案说法》:《小心!电信诈骗已盯上你》
提要:山东准大学生徐玉玉学费被骗光之后猝死,广东揭阳市准大学生蔡淑研1万的学费被骗光之后,跳海自尽,留遗书称“没脸见父母”。开学前,电信诈骗的新闻屡上报端,而且受害者大部分是学生。学生以及家长已成为电信诈骗围猎的对象,电信诈骗有哪些特点?学生和市民大众又应如何预防?请听本期的《以案说法》,《小心!电信诈骗已盯上你》
案列:广东一女大学生被骗光学费后跳海自杀
蔡淑研,是广东揭阳市惠来县歧石镇坑仔村一位女大学生,今年高考中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如今,已是开学时间,按规定,她应该来学校报到,开始她的大学生涯。但一条“中奖”信息,却彻底毁了她的前程以及生命。
8月19日,蔡淑研收到一条短信说她中奖16万元,让她先汇3000元过去,蔡淑研汇完后,对方又让她汇了3000元,说如果蔡淑研不汇钱过去,就要交违约金5万元,随后蔡淑研又给对方汇了3800元。
蔡淑研的母亲表示,8月29日晚他们发现联系不到女儿,电话也不接,短信也不回,直到8月30日他们才知道孩子已经自杀。“她把学费和生活费都打过去了,对方也没有给她16万,孩子想不开就跳了海。”
在自杀前,在给弟弟的留言中说到“老弟,当你看到这条说说的时候,我应该已经自杀了,自杀的原因就是因为自己太蠢了,相信了短信诈骗,被骗光了老妈给我的一万多元钱……”
据揭阳警方9月1日通报,目前,广东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已成立专案组,对蔡淑妍被诈骗案立案侦查,有关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专家:河源市公安局源城分局刑事侦查大队四中队中队长(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专班班长)黄淑茂
问题1、在广东揭阳市准大学生蔡淑研被骗案前,开学前,还发生了一系列的学生被诈骗的案例,8月19日,女大学生小芹6800元学费被电信诈骗骗光,欲休学。8月21日,准大学生徐玉玉在被电信诈骗万元学费后,晕厥离世。8月23日,大二男生宋振宁在遭遇电信诈骗后,心脏骤停离世。9月1日,又曝出大四女生小雨被电信诈骗3万,骗子却嘲讽她“你个傻子”。
黄队,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出:电信诈骗已盯上了学生,学生已经成为围猎的目标之一。本来学生钱财不多,犯罪分子为什么要盯上学生?
学生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处于特殊的时期,其心理特征呈现出积极向上、阳光的一面,但也因为其处于学校的单一环境中,没有经历接触过社会,单纯的心理特征容易导致其出现困扰,对一些事情叶无法采用辩证思维看待。正是由于学生群体社会阅历较浅、安全防范意识相对薄弱,又是使用互联网等电信平台的主力军。所以诈骗分子通过精心设计陷阱,对于学生群体实施诈骗,成功率大。
诈骗分子往往设计出种种方案,不仅仅以利益诱导,还采用其他精准信息诱导,甚至使用公检法恐吓的方式,这些方式,对于一些没有多少经历的学生,很难分辨。对于大学生,他们一般处于企图独立的阶段,其行为往往也希望独立,所有在收到类似诈骗电话时,往往自以为自己能处理,而陷入对方圈套中不得而知。
问题2、从这些案件也看出,学生防骗知识是非常薄弱的,那么应如预防电信诈骗?假如被骗了之后,学生应该怎么做?
一、1.接电话、收短信8个一律、8个凡是的原则:
①.所有170、171开头的电话一律不接;
②.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③.一谈到中奖,一律挂掉;
④.让点击链接的短信,一律删掉;
⑤.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⑥只要一谈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⑦所有短信,让我点击链接的,一律不点;
⑧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的,一律挂掉。
8个凡是:
1、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不要相信!
2、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不要相信!
3、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你先交钱的,不要相信!
4、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不要相信!
5、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不要相信!
6、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不要相信!
7、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汇款的,不要相信!
8、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不要相信!
我在这里要提醒听众朋友们:
1.亲友借钱,多种渠道求证。
2.大额银行卡尽量不开网络银行。网购卡内存少量钱。
3.关注最新诈骗新闻,熟悉犯罪手法。
4.如果你感觉被骚扰,请拨打12321举报!
5.最后,请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了也砸不到你!
二、假如被骗了之后,学生应该怎么做?
1.保存好汇款或转账时的凭证并立即拨打110报警,或到当地公安刑警队、派出所报案。
由于受害人把钱打入骗子的账户后,被犯罪分子迅速转走取走,止付工作是公安机关在和犯罪分子比赛谁的速度更快。因此,距离被骗时间越短,提供的信息越准确,止付的成功率就越高,目前,不能保证每一起报警案件都能成功止付,比如:受害人发现被骗太迟,犯罪分子已经转走取走所有被骗款;也不能保证每一起案件的所有被骗钱款都能止付,比如:犯罪分子已经转走取走部分被骗款;同时也会出现止付的金额超出受害人报警损失的金额,比如:涉案账户涉及好几起案件,有多个被害人的钱款都打到这个账号。
2.向警方说清被骗经过,准确提供受害人姓名、受害人转出现金的账户及开户行。
3.向警方准确提供骗子的账号、账号用户名及账户开户行(银行柜台及银行客户均可以帮助查询)
4.向警方提供汇款凭证或电子凭证截图
最后再说一句:
电信诈骗术也在“与时俱进”、无奇不有,小心下一个受骗的就是你!所以要多看看新闻、留意相关诈骗手段,提高自身意识。
问题3、我市公安机关历年来也是对电信诈骗犯罪进行高压打击,特别源城公安在今年5月中旬还专门成立了“打击电信网络犯罪专班”。为何要成立这个机构?到目前为止,取得怎样的成绩?
近年来,我区电信诈骗犯罪案件持续高发,严重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为严厉打击此类犯罪,有效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按照上级公安机关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为提升破案水平、遏制案件高发态势,我局成立“打击电信网络犯罪专班”。专班自5月份成立以来,全面落实打击整治、源头监管、防范宣传等各项工作措施,共破获各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6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打掉6个诈骗团伙,收缴赃款10余万元,通过公安内部的止付平台,成功换回受害人78万余元的损失。
问题4、电信诈骗有怎样的特点?诈骗方式主要有哪些?对电信诈骗犯罪分子法律上有怎样的惩罚?
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汇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特点一、犯罪活动的蔓延性比较大,发展很迅速。犯罪分子往往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通过编造虚假电话、短信地毯式地给群众发布虚假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布范围很广,侵害面很大,所以造成损失的面也很广。
特点二、信息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很快。最原始的中奖诈骗、消费信息发展到绑架、勒索、电话欠费、汽车退税等等。骗术不断花样翻新,翻新的频率很高,有的时候甚至一、两个月就产生新的骗术,令人防不胜防。
特点三、团伙作案,反侦查能力非常强。犯罪团伙一般采取远程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团伙内部组织很严密,他们采取企业化的运作,分工很细,有专人负责购买手机,有的专门负责开银行帐户,有的负责拨打电话,有的负责转账。分工很细,下一道工序不知道上一道工序的情况。这也给公安机关的打击带来很大的困难。
特点四、是跨国跨境犯罪比较突出。有的不法分子在境内发布虚假信息骗境外的人,也有的常在境外发布短信到国内骗中国老百姓。还有境内外勾结连锁作案,隐蔽性很强,打击难度也很大。
虽然现如今犯罪分子的诈骗方式五花八门,诈骗理由层出不穷,但万变不离其宗,归纳后主要有以下五种方式。
1.电话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直接拨打当事人电话的方式实施诈骗,可能是固定电话也可能是移动手机,内容更是不断翻新、花样百出,诸如邮包涉毒、法院传票、涉嫌犯罪、洗黑钱、电视电话欠费、社保医保退款、购货退税,甚至还会在电话中冒充好友套近乎或谎称遭遇绑架、出车祸等伺机诈骗钱财。
2.短信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发送虚假的广告、中奖、银行卡消费记录等短信,诱骗当事人拨打所谓的客服电话,随后将当事人一步步带入事先布置好的陷阱里,或者随机在大范围内群发汇款账户更改短信,欺骗那些恰好在办理转账业务的“马大哈”。
3.QQ诈骗
犯罪分子往往借助盗号软件盗取QQ号码,之后冒用身份骗取QQ好友的信任,索要钱款。为了博取当事人的信任,犯罪分子甚至可能在盗号前事先录制一段真实好友的聊天视频,当受害人有所疑虑时播放该段视频以获取信任。
4.网络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在网络上发布各类网上兼职信息、中奖信息,进行股票咨询、网银升级,伪造网上钓鱼网站等手段实施诈骗,甚至可能冒充网购客服,以支付宝升级、订单更改、网店抽奖等理由骗取当事人的信任。
5.实物诈骗
犯罪分子以张贴小广告、散布伪造的中奖券、在报刊媒体上刊登美女富婆招亲、重金求子、婚姻介绍等,以交公证费、面试费、介绍费、中大奖的名义,让受害人尽快汇款,达到诈骗的目的
提醒听众朋友们:遇事不贪、不怕、多跟亲人、朋友沟通、多方核实、及时报警救助。
对电信诈骗犯罪分子法律上有怎样的惩罚?
诈骗罪的定罪量刑标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诈骗犯罪的发案形势,河源市属于二类地区,诈骗公私财物价值4千元以上为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达到刑事范畴),6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5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l、诈骗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
法律规定了5种情形酌情从严惩处: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发送诈骗信息5000条以上,或者拨打诈骗电话500人次以上,以及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法律还规定了,明知他人实施诈骗犯罪,为其提供信用卡、手机卡、通讯工具、通讯传输通道、网络技术支持、费用结算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问题5、在日常生活中,市民大众应如何预防电信诈骗?最关键的要点是什么?
上面也说到了八个一律、八个凡是;
最关键的要点是: 1、注意避免个人资料外泄,对不熟悉的金融业务尽量不要在ATM机上操作,应到柜面直接办理。切勿相信“银行账户涉及犯罪”等谎言。
2、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和短信。当接到疑似诈骗电话或短信时,要注意核实对方身份,尤其是对方要求向指定账户汇款时,不要轻易汇款,应第一时间告知家属商量解决或咨询公安机关;公安部门不可能提供安全账户,更不会指导您转账、设密码。
3、接到陌生电话、短信或不良信息,要主动向属地公安机关或电信监管部门举报。
问题6、在电信诈骗案中,个人信息泄露已成为关键,市民应如何保护好个人信息?对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法律上又有怎样的处罚?
个人信息的泄露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用户个人原因导致信息泄露,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公共服务信息出现问题,导致大规模信息泄露。
在互联网产生之前,个人信息数据大多是以纸质档案的形式存放在医疗、教育、卫生、住房等公共服务部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类数据从纸质存放转变为以数据的形式存放在互联网上,与传统形式相比,互联网的形式更为方便、快捷、环保,但同时存在更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方面是技术原因,比如信息系统存在安全方面的漏洞,安全漏洞被黑客入侵造成存储管理的数据泄露;另一方面是管理原因,一些掌握个人信息数据的人可能会贩卖这些数据;此外也存在一些掌握个人信息数据的人,由于信息安全意识薄弱,无意识地泄露他人信息。)
1.网上填写表格须慎重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应该从自身做起,比如,在网上不要随意填写表格,应该选择安全防范能力较强的网站存储重要个人信息;在马路上接受市场调查,或者在商店里填写贵宾卡、会员卡等时,要留个心眼,不要随便将自己的资料泄露给他人。
2.实名车票、存取款回单不要随意丢
3.快递收件单要撕干净
很多市民都会网购,很少有人会留意快递箱上的收件单,那上面可是赫然印着你的真实姓名、住址和手机号码等信息。假如你撒手不管,你的有关信息就有可能经这条“路”径传出去。
5.不要在公用计算机上进行网上购物、或者连接公共wifi等,以防病毒盗、黑客入侵。
我国法律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 2025-05-15“典”亮企业 法护营商 ——连平县举办“法治益企行”主题...
- 2025-05-15紫金县司法行政系统法治副校长实现法治课堂 全覆盖
- 2025-05-15亮“典”不断!河源市2025年民法典宣传月系列活动启动
- 2025-05-15法润少年 | 违规骑车风险高 严守交规护安全
- 2025-05-14以青春之声,奏响法治强音 ——连平县“与法同行·青春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