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是人民群众的期盼;平安,是社会稳定的验金石。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致力于平安建设工作,把其置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高度来谋划和推动,始终坚持以发展成果惠及群众为目标、以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为导向、以打造更高起点的平安阿勒泰为抓手、以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为途径的“四个以”为总方向,着重从衣食住行等事关群众日常生活的每个方面入手,深入持久推动平安建设工作。目前,阿勒泰地区成功创建为“自治区平安地区”,全地区6县1市中,哈巴河县成功创建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自治区优秀平安县”,福海县、布尔津县、富蕴县成功创建为“自治区优秀平安县”,阿勒泰市、吉木乃县、青河县成功创建为“自治区平安县市”
夯实基层平安建设的基石
俗话说:基层不强,防不胜防;基层不牢,地动山摇。
如何夯实基层维稳根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阿勒泰地委、行署推进平安建设工作的探索之本、创新之举、改革之策
2008年,阿勒泰地区率先在全疆探索建立乡镇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中心,以富蕴县库尔特乡为试点,探索整合辖区综治、司法、信访、民宗、公安、民政等基层力量,建立了“六联”工作机制,实行“一站式”大厅集中办公服务,逐步实现了矛盾纠纷案件的“中转站”向解决问题的“终点站”的转变。短短几年,从试点到推广,阿勒泰地区基层维稳工作化蛹为蝶,全地区61个乡镇(街道)均建立了综治工作中心、542个村(社区)均建成了综治工作站。
面对外来人员的大量涌入,吉木乃县托普铁热克镇2012年建立了“阳光务工协会”,先后帮助外来人员就业200人,实现收入300万元。福海镇综治工作中心创造“一个工作中心五个服务中心”的模式,培育打造特色文化、日托养老、社工服务、就业培训、青少年教育五个服务中心,并开展辖区不同年龄、不同需求人群有针对性地服务,人性化、亲情化的服务赢得了各族群众的赞赏与满意。
此外,阿勒泰地区还积极推动村、社区警务服务战略规范化建设。目前共建成356个警务室,按照“1警3协6民兵”的要求,为农村(社区)警务室配备了专业力量4000余人,基本实现了一村(社区)一警务室的目标。
制度设置、整合力量、人员配置、资金落实等等,一系列强化基层维稳工作举措出台落地,夯实了基层维护稳定的社会根基,全地区560个村(社区)中刑事案件零发案村(社区)由260个增至339个,治安案件零发案村(社区)由106个增至164个。
平安建设成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阿勒泰地区在2005年率先在全疆开启了平安建设的征程。从平安家庭、平安科室、平安社区、平安单位、平安乡镇等平安细胞创建,到平安学校、平安医院、平安娱乐场所、平安景区等12大行业平安创建,阿勒泰地区平安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从关乎各族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抓起,从一个家庭、一个社区、一个单位、一个乡镇、一个行业关乎群众利益的小事、急事入手,每年财政用于民生建设的支出占70%以上,着力解决了一批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了全地区社会大局持久稳定。
以青河县阿尕什敖包乡为例,近年来,该乡始终把解决群众最关心的住房、吃水、养殖等民生问题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性问题来解决,投资200万元实施了农村防病改水工程,280户农牧民饮用上自来水;投资800万元建成500亩养殖示范小区,带动全乡350户牧民发展牲畜养殖;投资1000万元实施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改善了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正是一项项惠及群众利益的民生建设的项目落地、生根、结果,从源头上解决了一批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2005年来,全地区累计投入平安建设专项资金近亿元,让各族群众共享平安发展成果,实现了“两少三多”的目标(即:群众积怨少了,矛盾纠纷少了,社会稳定多了,社会和谐多了,群众受益多了)。
如果说家庭、单位、乡村是“平安细胞”,那么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阿勒泰,平安景区建设则是一条“平安大动脉”。作为新疆“会客厅”,2013年,阿勒泰地区把平安建设领域拓展和延伸到各大景区,喀纳斯、可可托海等知名景区相继启动了平安创建工作,从游客出行、景区安保、住宿安全、食品卫生、旅游设施等事关旅客出行、食宿、游玩的方方面面开展平安创建工作,努力营造了“平安和谐”的旅游环境。
实践证明,平安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的有效载体。通过深入持久开展平安建设,阿勒泰地区社会稳定根基更加牢固,2005年至2014年,全地区刑事案件由2586件下降至1059件,下降了59.04%;治安案件由3144件下降至2355件,下降了25.1%。全地区呈现出政通人和、风清气正、民族团结和谐、社会持续稳定的良好局面,各族群众“话平安、谋稳定、思发展、促和谐、践团结”成为一种潮流。
最大限度激发社会稳定的活力
群众是社会事务的主人,也是参与者和受益者。近年来,阿勒泰地区以人为本,不断激发社会发展的活力,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流动人口由外来人变为本地居民,这一切源于阿勒泰地区致力推进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政策落实。阿勒泰市团结路街道团结南路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外来人员聚居区。如何让外来人员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待遇,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阿勒泰地区做足了文章。社区外来人员到底能够享受多少“均等化服务”?答案是36项。这些服务涵盖教育、就业、医疗等诸多方面,一些特色服务还兼顾到外来人员中的“困难户”和老弱病残等各类群体。同时,加快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行流动人口流入流出“轨迹化”动态管理,强化“以证管人”、“以业管人”、“以房管人”。截至今年7月,全地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登记率均达到100%,居住证办证率达93.44%。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切实解决了流动人口在生产生活、子女入学、住房、医疗、就业等方面的困难,有效提升了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水平。
社会矛盾化解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近年来,阿勒泰地区以提高基层就地化解矛盾纠纷能力为重点,建立健全“三大调解”工作体系,建立711个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建立了协调会议、预测报告、领导包片包案、基层矛盾移交、督查督办、台账管理等多项制度,形成了地、县、乡、村四级联动排查调处矛盾的工作格局。同时,注重发挥民间调解力量,针对农村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草场纠纷、宅基地纠纷等突出问题,探索实施了“三老”义务调解员制度,阿勒泰市团结南路社区组建“巾帼调解队”、富蕴县设立以个人命名的“叶洪涛调解室”、福海县推广“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青河县部分乡镇村推行“村民说事室”,基层人民调解工作迈上“草根化”发展道路。
平安建设10年来,阿勒泰地区各级党政始终用平安建设的辛苦指数来换取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指数,把平安建设的一个个“盆景”汇聚成一道道风景线,不断释放出和谐发展的正能量。
- 2025-04-30【法治声音】涉彩礼纠纷案例解读
- 2025-04-30连平县司法局深化“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建设,...
- 2025-04-25法润少年 | 网上受骗怎么办?法律护航促成长
- 2025-04-25公证服务进园区,惠企利民促发展
- 2025-04-25“普法+调解”铸牢知识产权保护盾——连平县开展全国知识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