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平安细胞”建设是打造“平安河源”的基础工程。
2013年以来,河源市按照省的统一部署,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深入开展“平安细胞”建设工作,全面开展创建平安镇街、平安村居、平安单位、平安家庭、平安交通、平安校园等活动,使每个部门、社会组织、人民群众都主动参与平安建设,构建自下而上、从小到大的平安建设体系。
据了解,“平安细胞”创建工作是今年省、市综治工作(平安建设)考评、市直单位“三赛”考核的重要内容。我市不断拓展平安创建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巩固和发展创建内涵,扩大“平安细胞”工程建设覆盖面。今年以来,市委政法委全面推进条块结合、协调联动的“平安细胞”创建工作,以村居、社区、单位、家庭等“社会细胞”为基本单位,重点开展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交通、平安家庭、平安企业共17个“平安细胞”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平安细胞”建设工程,不断夯实平安河源建设基础,为我市率先振兴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严格考核 打造平安河源新名片
今年4月7日,市委分管领导在市综治委专项工作会议上指出,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是建设平安河源的基本途径,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创新引领,主动适应新形势,把群众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理念、机制、方法创新,开创全民参与、处处开花的生动局面;深入推进平安家庭、平安医院、平安校园、平安交通等重点“平安细胞”创建活动,是新形势、新任务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动员全社会参与基层基础建设的有效途径,各级各部门特别是17个重点领域和行业“平安细胞”创建牵头单位,要切实通过深入开展“平安细胞”创建活动,建设全面协同、人人共享的平安河源。
《河源市2017年度开展重点领域和行业“平安细胞”创建工作方案》中明确指出,凡是因领导不重视、牵头责任不落实、督导推进不到位、创建成效不好的部门将被追责,《方案》要求各平安细胞责任部门要善于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开拓创新,不断打造平安河源新名片。
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同志在谈到“平安细胞”创建工作时表示,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强化全局观念,在创建合力上积极联动,特别是17项重点领域和行业“平安细胞”创建有措施有成效,目的就是要全力确保在省的“平安细胞”考核工作中不失分、少失分,切实通过深入开展“平安细胞”创建活动,积“小安”为“大安”,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9月19日,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源城区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受到表彰。这是4年评选一次的全国最高荣誉,也是河源历史上首次获此殊荣,更是对源城区乃至全市平安建设工作的高度肯定和褒奖。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市区“两抢”零警情天数为165天,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零抢劫176天、零抢夺171天。近5年来,市区“两抢”零警情天数平均达300多天,命案实现全破。这是源城区创新“千人治安大联防”社会治安打、防、管、控模式取得的喜人成果,也是我市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的一大亮点。
各司其职 平安细胞创建放心头
10月12日下午,市区宝源学校放学后,马老师和肖老师来到学校外的沿江路进行巡查。他们沿路来回查看,看是否有学生到河边玩耍。待学生全部安全回家后,两人才离开沿江路。宝源学校的体育老师每周至少一次到河边巡查,这是学校的规定。
“要预防和保证无溺水等意外安全事故发生”,是“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中的重点规定。尽管去江边巡查,增加了工作量,但马老师和肖老师觉得,学生的安危最为重要,要认真落实规定,准时进行巡查,不能走过场。
在我市创建平安细胞工作中,像马老师和肖老师一样认真负责的人很多,市医调委主任赖春梅就是其中一个。他对每起医疗纠纷都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恒之以法”的态度去调解,尽可能维护双方合法权益。2017年7月,赖春梅再次受到省医调委表彰,这也是他第三次荣获“优秀执行主任”的称号。
患者黄某于2016年10月28日因病入住市区一家医院,后于2016年11月29日12:43经抢救无效死亡。黄某家属聚集30余人到医院讨说法,严重影响医院正常医疗秩序。市医调委介入后,引导家属走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今年5月19日的评鉴结论认定,院方承担主要责任(61%-70%),市医调委根据这一结论,再次进行调解,最终患者家属到医院结清了医疗费,院方也相应作出赔偿。
结案后患者家属很感谢医调委,还特地赠送了一面写有“公正调解、为民解忧”的锦旗。
“不断完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是平安医院创建的内容之一,市医调委在解决医疗纠纷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促进了“医患和谐”和“平安医院”建设。
目前,全市的医疗纠纷都己经从医院转移到医调委来解决。赖春梅表示,现在医闹事件已明显减少,且无恶性医闹事件发生。
据统计,市医调委自2012年12月28日到2017年9月30日共接访医患纠纷案件936宗,立案受理564宗,结案550宗(占97.52%),正在调处中的14宗(占2.48%);其中成功调处案件457宗(占83.09%),经调解放弃索赔的55宗(占10%),引导走司法途径的38宗(占6.91%);调赔金额2215.2814万元;现场处理医闹案件77宗。
辖区巡逻 居民感觉很安全
家住源城区上城街道下角居委会辖区的谢女士每次回家都要经过一条长长的巷子。现在就算是晚上,她也经常能碰到巷子里巡逻人员,这让她回家的脚步格外轻松。
创建“平安村居”就是要让村(居)民对治安和生活环境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万家灯火后面,人人渴望平安幸福,这正是“平安细胞”创建工作所追求的目标。
小家安,则社会安。一所学校,一个企业,一个社区这些社会的基层“细胞”单位平安了,社会也就平安了。
今年7月,市妇联打造的家庭文明建设流动主题公园在市区茶山公园开园,这是我市建设的首个以“家文化”为主题的流动公园,主题公园突出“孝文化、家文化”,把我市开展“文明家庭”、寻找“最美家庭”的活动成果以故事形式展出,向市民发出“爱家庭、重家教、树家风”的倡议。这种通俗易懂的家风家训传播方式,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让许多家庭成员不经意间就记住这些济世良言。市民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得到传统文化、孝道文化的熏陶。
平安建设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我市17个“平安细胞”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全方位、全覆盖、多层次的平安建设体系已经形成,平安的触角延伸到了社会各领域。我们相信,只要更多人加入到平安创建工作中来,河源定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相关单位做法
市教育局:整治周边环境让校园更安全
2017年,我市共组织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行动近千次,出动1万多人次,通过开展整治工作,校园周边的环境得到了进一步净化,推动了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以增强物质装备为抓手加大投入,抓好校园报警点的建设,建立起集“人防”、“物防”和“技防”于一体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是我市各学校为改善周边治安状况,进一步健全校内安全防范机制,有效防范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发生所采取的措施,此举大大减少了违法犯罪案件和安全事故发生。
强化师生法制观念教育,增强师生法制素质,使他们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和抵制各种不法行为,有效预防了师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目前我市各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已按要求100%聘请法制副校长,一些有条件的面上村小学也已聘任了法制副校长。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切实提高了师生的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文明修养和民主法制素质,进一步改善了学校育人环境,实现了以“良好的校园秩序”和“优美的校园环境”为重要标志的校园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目标。
金融系统:加强金融监管 维护金融秩序
我市金融系统今年来大力整顿金融秩序,严厉打击高利贷活动和非法集资、P2P网络借贷、地下钱庄、非法证券等其他涉众领域非法金融活动。继续加强对电信诈骗、洗钱、非法买卖银行卡等各种金融犯罪活动的追查工作,联合相关部门,从快、从重、从严处置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防止个别金融案件演化为群体性事件。
今年3-5月份,市金融工作局牵头,在全市开展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经排查,我市不存在互联网法人机构和重点整治机构,未发现正在运营的互联网金融从业的法人机构,清理出非重点对象1家。
5-7月份,市金融工作局牵头,在全市开展了涉嫌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未发现涉嫌非法集资的情况;清理关停了2家大宗商品交易场所,清理整治1家文化产权交易场所二级会员代理商;未发现在我市设立法人机构的P2P网络借贷平台、互联网股权融资平台、互联网资管及跨界平台等有关平台;不存在黄金交易、虚拟货币和金融互助等有关活动情况。
目前,我市金融领域总体情况良好,暂未发现发生系统性区域金融风险的苗头。
市人社局:深入宣传教育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今年4月27日,我市正式启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活动,举办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活动启动仪式暨企业经营者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法制培训班,大力推进我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
全市近300家企业派员参加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常用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包括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未成年工和女职工权益保护、工资支付、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认定及量刑等相关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通过举办培训班,切实增强了企业经营者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法制意识,进一步规范了企业的用工管理行为。
9月27日,我市在桃花水母大剧院举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星级企业授牌仪式暨优秀企业文化展示活动,为全市103家和谐劳动关系先进企业授牌,并予以表彰。此次评选出的103家“河源市和谐劳动关系先进企业”,是我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突出代表,也是我市和谐劳动关系创建丰硕成果的具体体现。
市司法局:“智慧法援”平台让群众少跑腿
通过建立全市农村贫困户、残疾人、五保户、低保户、军人军属等援助对象数据库,建立法律援助律师库,建立一套市、县两级法律援助远程视频接访和受理平台,援助对象只要输入身份证号码,就可通过手机或台式电脑,在网上约见律师,进行视频接访和申请法律援助,达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打造“智慧法援”平台,实现便民利民效果。目前已全面完成了建设和调试工作,拟于近期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全面推广运用。
法律援助远程视频接访和受理平台建设,已被市委政法委选定为2017年度河源市法治惠民工程推荐上报省政法委。
市妇联:把“平安家庭”创建渗透到普法教育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创建“平安家庭”是构筑和谐社会的基础。市妇联结合实际,实施的创建“幸福家庭关爱工程”、“妇联好声音”等创新项目,以“化解矛盾纠纷,创建平安家庭”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平安创建活动,扩大了“平安家庭”创建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为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3月7日,市妇联主席吴艺珍在河源电视台通过《法治声音》栏目,向广大市民宣传《反家庭暴力法》,让反家暴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同时还呼吁各行各业、全体市民要心连心,以高度的责任感推动反家庭暴力工作得到落实,维护受暴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推动“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业绩。
每年“三八”维权周,市妇联都开展12338维权热线接听活动,市妇联主席、分管维权工作的副主席、执业律师、国家心理咨询师等一起接听热线。耐心倾听来访群众的诉求,为她们答疑解惑,解答和调处了来电来访群众的法律咨询、婚姻纠纷、家庭暴力、家庭困难、土地纠纷等问题,有效及时地维护了她们的合法权益。今年上半年,共承接信访案件195宗,其中热线接听47次,接访133宗,信访15件,解答及处理率达100%,赢得了信访群众的一致信赖和好评。
□本报记者 刘烨华 通讯员 张伟国
- 2025-04-21我市一案例入选广东省2024年民事法律援助十大典型案例
- 2025-04-21河源市司法局到司法鉴定所开展诚信文化宣传活动
- 2025-04-18龙川县司法局开展基层司法行政工作 实地调研
- 2025-04-18连平县司法局举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实务培训会
- 2025-04-18紫金县开展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 普法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