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服务观念 转变干部作风 ——访市司法局局长肖伟星
发布:2012/12/6 来源:河源网  作者:河源日报 曾俊霖 李天鸿  浏览量:3598 

 

 

      首创“法律援助案件提供免费诉讼财产保全担保服务”,利用网络平台完善畅通政务公开渠道,市司法局工作亮点不断,工作的突出离不开作风建设的保障。就此,市司法局局长肖伟星日前做客本报与市纪委监察局、市作风办联合主办的河源网络电视“万绿清风”《面对面》节目,接受全媒体记者采访,并与网友互动。

【看行动】 “四措并举”推进作风建设

      记者:今年以来,市司法局在机关作风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肖伟星:一是抓学习教育。联系机关作风状况和作风实际,在全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

      二是抓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了每周班子碰头会、局务会议决策议事、员工上下班指纹考勤、请休假审批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制度执行情况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各项制度的给予一定处罚。

      三是抓为民办事。强化干部服务观,把实实在在为民解忧、为民办事作为干部作风转变的一项重要内容,努力为服务“幸福河源”、“善治河源”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如在全国首创“法律援助案件提供免费诉讼财产保全担保服务”,进一步解决群众打官司难的问题,切实维护弱势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是抓目标细化。深化机关效能建设,依托河源司法行政网,进一步完善畅通政务公开渠道,尽可能做到业务信息和政务内容完全公开,在推进工作过程中“晒”措施、“晒”进度、“晒”成效,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和互相交流学习的良好氛围。

记者:机关作风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

      肖伟星:一是思想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学习、检查、整改等形式和措施,全系统的干部职工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新形势下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必须坚持“三维护”目标(即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三保障”措施(即法治舆论保障、法律服务保障、社会平安保障)的思想共识。

      二是服务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教育,广大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做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执法为民、服务为民,推动机关作风建设形成整体合力。

      三是工作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律师、公证、法援、司法鉴定等窗口单位进一步做到了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低标准收费,高质量服务。

      四是业务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9月下旬举行的市直机关第三批“三赛”汇报会上,市司法局“三赛”工作得到市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肯定与好评。

【找问题】 责任意识弱、创新能力差

      记者:当前机关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肖伟星:部分员工理论学习不够深,特别是对如何提升服务善治河源,更好地推进“三维护”目标实现的学习研究探索还不够。责任意识不够强,特别是对一些工作落实不够主动,对工作想得不深、做得不细,工作效率和成效有待提高。创新能力不够高,包括缺乏干事创业的锐气,工作方法生搬硬套,不善于思考和总结,不主动优化工作方式。

【谋对策】 建立干部奖惩机制

      记者:如何在制度建设、奖惩机制上加强作风建设?

      肖伟星:坚持已经取得成效的各种管理制度,如上下班指纹签到、领导值班巡岗、请休假审批制以及科室周志制度等;进一步完善党组和行政办公会议事规则等重点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干部奖惩机制,进一步细化、量化个人考核,将量化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评先奖优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另外,在基层管理方面,重点加强对县区司法局业务的量化考核,加大对县区局领导班子的协管力度,进一步完善县区工作绩效评价考核机制。

【网友连线】 如何辨别真假律师

      网友“河源小哥”:现在假律师很多,怎么判断律师身份的真假?

      肖伟星:现在有个别人没取得律师职业证书却以律师身份招揽业务、出庭打官司,这些人通俗被称为假律师。如何识别假律师,要看他是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但犯了错或其他原因暂停职业,则要看该证附页有无加盖司法行政机关年度审核的印章。律师执业证证号可以通过相关律师协会网站查证。

      (专访内容有删节。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报旗下新媒体河源网络电视“万绿清风”《面对面》视频互动节目,随时随地点击http://www.heyuan.cn/video/2012/online.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