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声音】养老诈骗的表现形式与所涉罪名
发布:2022/9/29 来源:河源司法行政  作者:  浏览量:1476 

 

广东英物律师事务所

朱冬冬律师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里的“宝”可以形容老人在家庭里的重要性,也可以形容老人就像孩子一般懵懂,这里的“懵懂”是社会高速发展对老人种种基于以往生活经验得到的认知造成严重冲击而形成的,很多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老人与现代社会的认知差异,并利用这种差异对老人进行坑蒙拐骗。

“养老诈骗”其实是一个对受害者群体类别进行归纳得到的诈骗模式的统称,里面包含多种诈骗手法,常见的有保健品诈骗和低价旅游诈骗,这也是最为大家所熟悉的甚至是大家自己或身边亲人经历过的诈骗手法,除此之外还有“养老服务”诈骗、收藏品诈骗、中奖诈骗、缴纳养老金诈骗、提供养老服务诈骗、“以房养老”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等等。

分享几个常见的诈骗形式

1、保健品诈骗,顾名思义就是利用老年人在面对身体日益衰老时的焦虑情绪以及对 “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的原始愿望,对毫无用处或者效果有限的廉价商品进行夸大宣传,包装成拥有奇效的天价保健品,或者以各种不符合科学原理的偏方疗法诱导受疾病困扰的老年人高价购买秘方或疗程。他们往往以专业会议、健康讲座、组织义诊、免费体检、上门推销、电话与网络销售、商品回购、寄存代售等形式,以特殊功效、打折销售、消费返利、赠送礼品、免费或低价旅游等为卖点虚假宣传,获取老年人的信任后实施诈骗。

2、低价旅游诈骗,就是利用低价旅游方式吸引并组织老年人,组织旅行的不法分子往往不具有相关资质,在未合理评估景点及购买相关保险的情况下,只是单纯的包车把老年人拉到某景区,然后通过强制、诱导、忽悠、捆绑销售等手段,诓骗老年人以高价购买假冒伪劣保健品、奢侈品等,或者途中变相增加各种高额费用。

说到低价旅游,前些年在河源地区也有非常多的老年团,这些老年团为了达到拉人头的目的,甚至将一位82岁的老阿婆从河源拉去惠州爬罗浮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低价旅游诈骗比其他几种诈骗手段更恶劣,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对老年人的人身限制与客观环境对老人造成的潜在人身危险性。

3、“养老服务”诈骗,主要表现为利用上门照料、机构托管、提供床位等形式,通过诱骗中老年人签订合同、缴纳会费、预售养老床位等手段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涉嫌合同诈骗、普通诈骗。

除了上述三种诈骗手段,还有“中奖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等结合养老诈骗与电信诈骗于一体的诈骗手段。

上一期《法治声音》我们与大家探讨了电信诈骗及其所涉罪名,那么根据养老诈骗的表现形式及危害,养老诈骗可能涉及以下罪名:

诈骗罪、集资诈骗罪、合同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分别对应《刑法》第266条、192条、224条与176条。其中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通过前面对犯罪手段的描述,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养老诈骗极可能涉嫌传销。若以传销的形式进行养老诈骗,传销组织里的主要人员还可能涉嫌《刑法》224条之一的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除上述五个罪名之外,养老诈骗还可能涉及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提供假药罪、生产销售提供劣药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等。

据了解,为了打击养老诈骗,近日,东源县公安局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涉养老诈骗违法犯罪统一行动中,成功打掉一涉嫌养老诈骗团伙,抓获涉案人员11人,刑拘9人,逮捕4人。

某犯罪团伙为了获取非法利益,低价购入多款保健品,以低价河源一日游为噱头,组织受害者到酒店听课推销保健品,在推销时采用夸大宣传的方式虚构功效,再高价卖予老年人。今年3月至5月期间,我市共有3000多名老年人参与了某犯罪团伙组织的河源一日游旅游团。

据《东源发布》介绍,这一团伙利用老年人年老体弱多病、缺乏基本科学素养的现实情况以及贪小便宜的心理,以低价收取河源本地一日游报名费,并给每位报名参加旅游团的游客赠送大鹅、大米及红枣等礼品的方式,哄骗老人“旅游”“听课”。在旅游的过程中,将老人集体诱骗至酒店进行洗脑式宣传,诱导老人们高价买下他们虚假宣传的保健品。

2022年5月7日,该团伙在东源县顺天镇某酒店开展营销会议时被东源警方现场抓获。经核查,该案件涉及养老诈骗,东源警方于2022年6月18日立案侦查。经过侦查,东源县公安局刑警大队锁定涉案嫌疑人多名。随后,刑警大队、顺天派出所民警在江西赣州,广东河源等地同步实施抓捕,将涉嫌诈骗罪的犯罪嫌疑人袁某等7人抓获并采取刑事拘留。2022年8月10日,在福建省厦门市抓获在逃人员汪某,8月12日在河南省开封市抓获在逃人员李某。目前,东源警方正在加大对其他在逃人员的追捕力度。据调查,这一犯罪团伙通过在酒店对中老年人进行会议营销,取得非法销售款达100余万元。

引用官方报道,东源警方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诈骗团伙采取向老年人夸大、虚构宣传产品功效,将无相关功效的保健品以超高价格卖给老年人从而实施诈骗,严重损害了老年人群体的利益。东源县公安机关将继续收集被害老人受侵害的证据,让犯罪分子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加大追赃挽损的力度,争取将受害老人的损失降到最低。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全力回应人民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群体的关切,切实维护辖区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切实守护好老百姓的“养老钱”。

无独有偶,据《法治日报》报道,今年以来,上海市委政法委牵头公检法司机关,有力推进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犯罪嫌疑人张强以“世家传承膏药”为幌子,开了一家名为“富强世家药膏铺”的保健按摩店,为颈椎、腰椎不舒服的老年人贴号称“包治百病”的祖传药膏,其中一名受害者贴了膏药之后出现脚踝肿胀、皮肤瘙痒等症状,其又为其涂抹吡罗昔康药粉,导致受害者皮肤溃烂、渗水、最终因体内多脏器衰竭而死亡。据检测,药膏和药粉均含有砒霜,如果过量使用,尤其是大面积涂抹在破损皮肤表面上,会造成使用者有生命危险。检察机关指控,被害人直接死因符合躯干部及四肢大面积皮损,继发感染、水电解质紊乱、急性肾损伤等,终致多器官功能衰竭。非法行医人张强为被害人使用及供其使用的药物以及其他非法行医行为,与被害人死亡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经过审理,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张强非法行医造成就诊人死亡,其行为已经构成非法行医罪,依法应予惩处。最终,法院判决被告人张强犯非法行医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10万元。

公民应该如何防范“养老诈骗”?

一方面是作为子女孙辈的年轻人应当给予老年人足够的关心与爱护,及时普及科学知识,并教会老人使用手机,为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引导老年人多看多学相关知识。其实很多老年人是因为无法在家庭中获得足够关注,才会轻易被虚情假意、嘘寒问暖的不法分子轻易哄骗并产生信任与依赖,年轻一辈足够的关注既能满足老年人的心理、精神需求,也能及时监测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出现问题及时就医,而充足的科学知识与反诈知识可以让老年人更好识破骗局。

另一方面则在于老年人自身。结合成都公安的建议,各位老年听众朋友们要注意,一不要轻信他人,遇到能够说出自己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的电话、短信,要提高警惕,保持谨慎,遇到问题多和子女沟通,如有疑问及时联系公安机关核实。二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在陌生、不正规的机构、网站填写资料,妥善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密码、身份证号码等关键信息。三不要贪图便宜,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赚大便宜”“不劳而获”的念头。四不要轻易动钱,凡是要动钱的时候,一定找老伴、孩子或自己信得过的邻居和朋友,向他们征求意见,商量对策,必要时要及时报警。五要警惕“各种讲座”,不要参加所谓公司提供的讲座、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免费参观等活动,不要盲目相信高额回报的宣传和所谓“公司实力”,防止陷入骗子的套路。六要端正保健理念,要从正规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常识,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不轻信所谓的特效药、神药、进口药,以防陷入“药托”的骗局。七要安装国家反诈中心软件,老年人平时要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标语等,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段,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如有发现自己受骗,及时报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