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织密校园法治防护网,阻断学生欺凌滋生链条,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近日,蓝口司法所联合镇平安法治办、派出所,在辖区内2所中小学开展了“关心下一代・法治护成长”学生欺凌专项法治讲座。活动共覆盖学生与教师400余人,以“新形式+深互动”打破传统普法壁垒,让法治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聚焦“防欺凌”主题
夯实法治认知基础
驻村律师紧紧围绕“防范学生欺凌”这一核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为依据,清晰界定学生欺凌的行为边界——从肢体冲突、语言侮辱,到社交孤立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准确识别欺凌行为。针对“遇到欺凌怎么办”“目睹欺凌如何应对”等现实问题,讲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行动指南,如“及时求助不沉默”“保留证据不慌乱”“拒绝参与不盲从”,引导学生将法治意识内化于心,构筑成长中的“第一道防线”。
创新“多元化”形式
激发普法新活力
活动突破“你讲我听”的传统模式,以双向互动为主线,融入“法沁东源”品牌特色:AI普法数字人“司小东”和“司小源”担任“法治向导”,通过虚拟场景再现学生欺凌情境,将抽象法条转化为鲜活故事,法治歌曲以轻快旋律奏响普法序曲,传递法治理念。法律知识笔记本、宣传手册等法治宣传品,让法治知识触手可及,本地真实案例作为“警示教材”,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法律知识竞答环节学生们踊跃参与、积极应答,现场气氛热烈,真正实现了普法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注重“实战化”演练
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案例小剧场”成为学用结合的重要环节,工作人员与学生志愿者共同演绎“被索要财物”“网络造谣”等典型校园场景,并适时提出关键三问:“这是否构成欺凌?”“受害者如何维权?”“旁观者应该怎么做?”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畅所欲言,在思维碰撞中学会辨识欺凌;在专业指导下掌握“理性应对、依法求助、有效存证”等实用技巧。沉浸式教学使学生不仅知法、更学会用法,有效避免成为“沉默的受害者”或“冲动的参与者”。

此次专项讲座既是学生欺凌防治的“集中赋能”,也是法治教育创新的“生动实践”。下一步,蓝口司法所将继续携手镇平安法治办、派出所,持续焕新“法沁东源”品牌活力,探索更契合青少年需求的普法形式,不断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一段青春旅程。

- 2025-10-01【法沁东源】借力“村晚”传法治 “法沁东源”润民心——东...
- 2025-09-30法治“小课堂”开进“红领巾”公益集市|青春普法“零距离”
- 2025-09-24暖心帮教在行动:紫金县搭建社矫人员就业平台
- 2025-09-24【法治声音】暴雨洪水过后,这些法律问题需知晓
- 2025-09-22河源市和平县创新青少年普法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