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治为全面小康保驾护航
发布:2017/1/25 来源:河源网  作者:  浏览量:1230 

近日,出席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河源代表团集中审议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代表们既客观肯定了“两院”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又实事求是地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省人大代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文,省人大代表、市委副书记、市长彭建文,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志红,省人大代表、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胡海广等参加审议。省检察院副检察长陈武、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善平等列席会议。

  平等保护不同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过去一年,省人民检察院联合省工商联,制定了15条保障和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措施,采取了为企业家授课、严格区分“五个界限”等方式,服务和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张文表示,对欠发达地区而言,司法公正尤为重要。河源着力打造“四最四低”营商环境,核心的内容就是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通过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对各类企业平等保护,打造优良的法治环境,“让企业遇到问题时不找市长找市场、找法律”。

  省人大代表梁林青、王一茗、何伟国等纷纷为省人民检察院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系列措施点赞。他们表示,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民营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支持。各级检察机关要采取普法讲座、以案释法等方式,帮助和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强化依法经营意识,明确法律红线和法律风险,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做到既依法办事、守法经营,又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有效防控重大法律风险。

  集中查办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就是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彭建文在审议时建议,各级法院和检察院要集中力量,对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的腐败案件、农村征地拆迁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加大查办力度,特别是对农村黑恶势力、家族势力等要给予高度关注,依法快捕快诉、从严从重惩治。

  省人大代表吴佑宽建议,省“两院”要针对全省各种犯罪的特点,抓住每个时期、每个地区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打击,尤其是对涉枪、涉毒、涉暴、电信诈骗、集资诈骗、假冒食药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要集中力量、重点打击,保持高压态势,发挥震慑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驾护航。

  充实粤东西北基层法官和检察官队伍

  “案多人少”是当前司法工作遇到的普遍问题。何伟国在审议时表示,很多配备到山区的法官、检察官,在锻炼一段时间后,都会到条件更好的大城市去工作。他建议,省“两院”要加大统筹力度,通过轮岗或挂职等方式,充实粤东西北基层法官、检察官队伍。

  李志红表示,实施诉访分离后,案件数量持续上升。要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抓住省以下法院、检察院机构编制统一管理改革的契机,实施以案定人,优化司法资源配置,以缓解“案多人少”的矛盾。

  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

  法治宣传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吴佑宽建议,要加大对重大案件、典型案件以及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案件的宣传力度,主动向社会公开案件的起诉、审理的过程、审判的结果,以案说法,起到警示作用,让广大群众学法、知法、守法。

  针对当前网络上不断曝出的青少年暴力事件,省人大代表杨水萍建议,要推进法治进校园工作,加强校园普法宣传,加大打击校园暴力案件的力度,确保校园和谐平安。

  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省人大代表、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黄瑶关注的是执行难的问题。她说,解决执行难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联动,推动执行与征信体系建设相结合,想方设法提高执行的到位率,努力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将司法为民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