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英物律师事务所的黄冠华律师
春节假期虽已过,但关于春节期间的相关法律知识,仍然可以继续为大家解答相关法律问题,解决法律烦恼。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万家团圆、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在春节期间,存在一些法律知识,比如烟花爆竹售卖条件、小孩压岁钱归属于谁、劝酒与饮酒责任、酒后驾驶后果等法律知识,这样才能更愉快地度过一个平安和谐幸福的新年。
春节放烟花爆竹已经作为传统文化深深地烙印在中国人的心中,成为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和象征。燃放烟花爆竹不仅能让节日气氛更浓厚,也可以给孩子们带来更多乐趣。但这稍纵即逝的美好背后,还潜藏着许多安全隐患,我们在放的同时也要注意一些法律问题,应自觉遵守燃放烟花爆竹相关政策性规定,必须选择合法的种类,在正确的地方、合理的时间进行,切勿让年味变成火药味。
烟花爆竹的定义: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二条的规定,本条例所称烟花爆竹,是指烟花爆竹制品和用于生产烟花爆竹的民用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等物品。
那通过定义可以知道烟花爆竹是属于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那么国家对烟花爆竹实行的管理制度是什么?
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三条的规定,国家对烟花爆竹的生产、经营、运输和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实行许可证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生产、经营、运输烟花爆竹,不得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
那这样说来,售卖烟花爆竹必须办理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取得相应许可证后方可进行销售。听说烟花爆竹的经营分为批发和零售,从事烟花爆竹批发的企业和零售经营者的经营布点,还应当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批。
那进行烟花爆竹批发和零售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从事烟花爆竹批发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企业法人条件;(二)经营场所与周边建筑、设施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三)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经营场所和储存仓库;(四)有保管员、仓库守护员;(五)依法进行了安全评价;(六)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和人员,并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烟花爆竹零售经营者,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主要负责人经过安全知识教育;(二)实行专店或者专柜销售,设专人负责安全管理;(三)经营场所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张贴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现在网络如此发达,难免有人通过朋友圈等社交软件发布商品信息进行销售,那烟花爆竹能否在网上买卖?
从刚刚烟花爆竹批发和零售的条件可以看出烟花爆竹零售经营者应当实行专店或者专柜销售。商家如果在朋友圈发布销售信息是一种指示性或者提示性的信息,即告诉大家去指定地点购买烟花,不算违法。如果在朋友圈发布的信息中,交易地点不是指定销售地点,包括送货上门这种方式,不管有无销售许可证都涉嫌违法。朋友圈私自贩卖烟花爆竹,非法经营数额超过五万元,或者违法所得超过一万元的,就已经达到了非法经营罪的入罪标准。
朋友圈贩卖烟花爆竹的法律责任?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如果通过微信朋友圈贩卖烟花爆竹的量较大,将涉嫌非法经营罪。
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对未经许可生产、经营烟花爆竹制品,或者向未取得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非法生产、经营活动,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没收非法生产、经营的物品及违法所得。对未经许可经由道路运输烟花爆竹的,由公安部门责令停止非法运输活动,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没收非法运输的物品及违法所得。非法生产、经营、运输烟花爆竹,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朋友圈转发亲戚或朋友之间关于销售烟花爆竹的广告,如果出现问题,转发的人也要承担法律责任,而不仅仅包括售卖方。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关于烟花爆竹的相关法律知识。除此之外,春节期间亲戚间相互探亲,有给小孩压岁钱的习惯,这不仅是一份祝福也是一份关爱。
给小孩压岁钱属于何种性质行为?
给小孩压岁钱在法律上属于赠与行为。我国民法典第657条对赠与合同进行了规定,即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民法典第658条第1款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给小孩压岁钱的所有权属于谁?
根据民法典第19条规定,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刚刚谈到给小孩压岁钱属于赠与行为,那么应当归受赠人所有,且接受长辈的压岁钱就属于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未成年人可以独立接受,故当小孩表示接受压岁钱发生转移之时,压岁钱的所有权就归属于小孩所有。家长并不能通过给对方小孩压岁钱来绑架属于自己孩子那份压岁钱,这本质是是另一个独立的赠与行为,两者并不能互相交换或者抵消,故家长给对方小孩压岁钱的行为并不影响压岁钱的归属。
很多家长会觉得小孩还小,应该由家长来保管,保管的过程中家长能否挪用孩子的压岁钱?
根据民法典规定,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所以,即便压岁钱在家长处保管,家长也要妥善保管,不能私自挪作己用,为自己购置物品,损害被监护人财产权益。
如果是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由其父母代为支配;如果是已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但如果购买大件用品或大额游戏充值、打赏等行为则需经过父母的同意或追认。
案例分享
婷婷(化名)的父母经法院判决离婚,婷婷由其母亲负责抚养。在父母离婚前一年,婷婷的压岁钱就被父亲老李(化名)“征用”了。老李于2020年3月1日以资金周转不够为由,通过微信向13岁的婷婷提出借款,承诺每月给婷婷500元利息,只借3个月。婷婷同意出借3万元,并于当天通过其母亲银行账号向父亲转账借款3万元。据婷婷回忆,2020年6月2日,她向父亲提出要求归还借款,但父亲说要再用3个月,她同意了,但要求利息更改为每月600元,父亲同意。2021年4月27日,婷婷再次向父亲提出要其归还借款,父亲称当时没有钱等当年6月再还,但直到婷婷起诉父亲的那天,她的父亲也没有归还这3万元借款,并且从2021年6月开始,她的父亲也不再给付当初承诺的每月600元的利息。婷婷认为,从2020年3月父亲借款至自己起诉,历时已两年多,父亲一直以没钱为由不肯归还她的借款,父亲的行为已经侵害了她的合法权益。“我借给爸爸的3万元是红包压岁钱。”婷婷说,自己已经15岁,有独立的思维和认知,父亲已经侵害了她的合法权益,父亲言而无信的行为深深伤害了她,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维护自身权益,她提起本案诉讼,请求法院判令被告父亲向其偿还借款本金3万元及支付利息,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老李经法院依法传唤,没有到庭参加诉讼。
法院一审认为,老李应承担不到庭参加诉讼所产生的不利法律后果。婷婷与老李达成借贷合意后,通过其母亲将涉案借款转账给老李,老李对婷婷的诉讼请求未提出答辩意见,法院认定老李于2020年3月1日向婷婷借款3万元,两人之间的民间借贷法律关系成立且有效。根据父女两人微信聊天内容及婷婷微信的收款情况,法院认定婷婷与老李约定支付利息的情况。认为婷婷主张老李归还借款合理合法,法院予以支持。最终法院判决:婷婷按月利率2%收取2020年8月20日至2021年5月31日期间的利息超出按LPR的四倍计算的利息金额,超出的部分应转为偿还本金,老李应归还婷婷借款本金的金额为27927元。法院一审判决被告老李向婷婷偿还借款本金27927元,并以本金27927元为基数计付利息。
通过学习上面的案例,我们对小孩压岁钱的归属有个清晰的认识,也明白家长是不能随意动用小孩的压岁钱。在此我们今天就重点讲了烟花爆竹和收取压岁钱归属谁的相关法律知识,除此之外,还有劝酒与饮酒责任、酒后驾驶后果等法律知识。
首先我们知道在饭桌上人们常常会相互劝酒,以示友好和祝福。但以下四种情况需要注意,出事需要担责:1、强迫性劝酒;2、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3、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4、酒后驾车未劝阻致发生损害。
如果无法避免饮酒,我们要清楚关于酒后驾驶的后果,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酒后驾驶是违法行为,会面临罚款、吊销驾驶证、拘留等处罚。如果达到醉酒状态,甚至可能被认定为危险驾驶罪,面临刑事处罚。因此,饮酒后应避免驾车,可以选择打车、使用代驾或其他公共交通工具。
通过今天的《法治声音》,相信大家对春节期间一些法律知识也有了更深地了解,在此希望大家谨记于心。
- 2025-04-21我市一案例入选广东省2024年民事法律援助十大典型案例
- 2025-04-21河源市司法局到司法鉴定所开展诚信文化宣传活动
- 2025-04-18龙川县司法局开展基层司法行政工作 实地调研
- 2025-04-18连平县司法局举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实务培训会
- 2025-04-18紫金县开展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 普法宣传活动